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渣打銀行信用卡申請官網_信用卡在線申請辦理秒過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目錄列表:
1.我在福州工作,請可以申請渣打銀行的信用卡嗎
2.請我應該如何查詢渣打銀行信用卡的辦卡進度
3.渣打銀行信用卡激活攻略
4.渣打銀行關閉信用卡申請渠道
我在福州工作,請可以申請渣打銀行的信用卡嗎
只要你所在地區有渣打銀行的網點并且申請條件符合,都可以申請。
渣打銀行信用卡的申請方式:
通過網絡申請:登陸渣打(中國)銀行官網→點擊信用卡業務→選擇(臻程或真逸信用卡),選擇立即申請→填寫相關資料并提交等待審核
在線預約申請:登陸渣打(中國)銀行→選擇信用卡→選擇立即在線預約申請→填寫并提交個人信息,然后只需要等待客服專員主動聯系申請人辦卡。
渣打銀行信用卡申請進度可以上網查詢:
登陸渣打銀行官網→點擊信用卡業務→點擊信用卡進度查詢→輸入證件號碼以及手機收到的驗證碼→點擊查詢。
注意申請資料提交以后,在4個工作日后才可查詢申請進度。
請我應該如何查詢渣打銀行信用卡的辦卡進度
在香港申請渣打銀行信用卡要提交以下材料:香港身份證(非永久性),大陸身份證,港澳通行證及工作許可證,最近月份的工資單以及信用卡申請表。不過樓主要是想申請渣打銀行的信用卡,不一定必須要去香港,在支行也可以開,不過就是網點較少,而且渣打銀行的年費也不低。
渣打銀行信用卡激活攻略
這位卡友,您好!
您作為渣打銀行信用卡的申請人可以通過在線查詢、電話查詢以及微信查詢這樣三種渠道來查詢信用卡的辦卡進度:
第一,在線查詢——您可以直接訪問渣打銀行的官方網站,在信用卡相關頁面上找到申請進度查詢,選擇證件類型,輸入證件號碼與手機驗證碼即可查詢。
第二,電話查詢——您可以直接撥打渣打銀行的客服電話4008206663,根據語音提示來一步步進行申請進度查詢。
第三,微信查詢——您可以通過掃二維碼或者搜索“StandardCharteredCN”來關注渣打銀行的微信服務平臺,根據文字提示來進行申請進度查詢。
渣打銀行關閉信用卡申請渠道
和所有的信用卡一樣,渣打銀行信用卡必須激活才能使用,那么這個激活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整理了一些激活方式,來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提供的攻略能夠對各位卡友有所幫助。
,年滿22周歲,無不良的個人信用記錄,且稅前月薪達到人民幣6000元以上即可申請渣打銀行信用卡主卡;年滿16周歲即可申請渣打銀行信用卡附屬卡。
此外,在完成信用卡的申請步驟后,如果申卡獲得通過,一般需要等20個工作日才能拿到卡片。但是剛拿到的卡片并不能直接使用,還需要完成最后一步—信用卡激活才能使用。
具體激活方式如下:
1、電話激活:通過申卡時預留的手機號致電渣打銀行信用卡服務熱線4008206663,根據語音提示一步步操作激活卡片,卡片激活成功后,還要根據語音提示繼續設置查詢密碼和交易密碼。
2、在線激活:登錄渣打銀行信用卡官網,找到信用卡激活選項,然后根據頁面提示輸入相關信息即可完成激活。卡片激活成功,點擊“設置/重設查詢密碼”設置查詢密碼。
3、微信激活:關注“渣打中國”微信公眾號,點擊[信用卡] →[申請激活],按要求填寫相關信息即可完成激活。
(全程旅行意外險保障;享三倍積分;極速積分累積;72小時失卡保障)
渣打銀行信用卡激活卡片并設置好查詢密碼和交易密碼后就可以使用了,在使用的過程中,大家還要注意以下幾大事項:
1、消費時,請核對簽賬單上的金額,切勿在未填妥金額的簽賬單上簽名,并請注意確認商戶歸還的卡片是自己本人的信用卡。
2、使用ATM時,請留意ATM上是否存在可疑裝置;業務辦理完畢,請立卡片取出,避免卡片留在ATM機內。若ATM出現吞卡等故障時,切勿聽信陌生人的建議,應在原地立即撥打渣打銀行信用卡客戶服務熱線進行掛失求助。
3、網上交易時,請確保在安全的網絡環境進行,切勿點擊不明或不信任鏈接;對要求您提供信用卡卡號及密碼的電子郵件或網站應提高警惕。
渣打銀行關閉信用卡申請渠道
渣打銀行關閉信用卡申請渠道,日前,渣打銀行發布公告稱,由于信用卡業務戰略調整,該行已于2022年1月初關閉了信用卡網上申請渠道,渣打銀行關閉信用卡申請渠道。
渣打銀行關閉信用卡申請渠道1
2022年1月初,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渣打銀行”)關閉了信用卡網上申請渠道。日前,該行又宣布2022年2月20日起暫停接受所有渠道信用卡申請,該行現有信用卡客戶的日常用卡和到期續卡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該行客服,對方回復系該行業務調整政策。
記者注意到,2月9日,該行宣布,為響應監管精神,該行將于近期全面清理超過12個月(含)未激活的信用卡賬戶。
2021年12月,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于2021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渣打銀行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位列外資法人銀行第一。
此外,央行上海總部2月9日公示,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違反信用信息查詢相關管理規定,處以罰款人民幣230萬元,責令限期改正。處罰日期為2022年1月30日。
渣打銀行關閉信用卡申請渠道2
2月16日,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渣打銀行”)回應其此前發布的暫停信用卡申請稱,待信用卡申請渠道優化完成以后,將重啟信用卡的申請。
2月14日,渣打銀行發布公告稱,由于信用卡業務戰略調整,該行已于2022年1月初關閉了信用卡網上申請渠道,并擬從2022年2月20日起暫停接受所有渠道信用卡申請。
正值各家中資銀行信用卡進行“情人節”“元宵節”營銷的火熱當口,渣打銀行為何宣布暫停信用卡新申請?
渣打銀行此舉是暫時性措施還是將全面退出國內信用卡市場?渣打銀行在16日的回應中表示,待信用卡申請渠道優化完成以后,將重啟信用卡的申請。重啟申請的時間和具體安排,將在官方網站公告。
有業內人士認為,渣打銀行調整信用卡戰略或與內部合規問題有關。2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渣打銀行因違反信用信息查詢相關管理規定,被處以罰款人民幣230萬元,限期改正。此外,時任渣打銀行零售信貸部(個人金融信貸部)(中國)信貸總監陳燕來,對該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被處以罰款人民幣10萬元。
渣打銀行對信用卡業務的策略調整早有端倪。
渣打銀行于2021年7月1日起對信用卡積分政策進行調整,壓降了單個信用卡賬戶的年積分總額;境內線下每消費1元人民幣獲3積分調整為1元1積分;針對美元信用卡,每消費1美元獲10積分調整為1美元獲7積分。
對渣打銀行信用卡的積分價值“縮水”的調整,不少持卡人在論壇交流中認為是在“趕客”。
外資行調整在國內的`個人業務戰略并非渣打獨家。2021年4月,花旗宣布將對其全球個人銀行業務進行重組,在包括中國市場的13個全球市場中,花旗將尋求退出個人業務的計劃。其中即包括財富管理、信用卡、個人信貸在內。
對于國內信用卡持卡人來說,花旗、匯豐、渣打和東亞銀行是熟悉度較高的外資銀行。實際上,國內銀行的信用卡業務也向外資行多有借鑒。2003年12月,花旗、匯豐獲得銀監會批準,可以在內地發行雙幣信用卡。2004年,花旗銀行與浦發銀行合作,匯豐銀行與交通銀行合作,分別組建了信用卡業務。2006年11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公布,外國銀行轉制為當地注冊的銀行法人后,可以發行人民幣信用卡。2008年12月,東亞銀行推出首張人民幣信用卡,成為首家在中國獲批準發行人民幣信用卡的外資銀行。
而直到2014年6月,渣打銀行才首次發行銀聯人民幣信用卡,成為繼東亞銀行、花旗銀行、南洋商業銀行之后,境內第四家發行銀聯人民幣信用卡的外資法人銀行。
一位信用卡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在國內信用卡市場起步階段,信用卡產品設計、審批模型、積分體系等,向外資行借鑒了很多國外市場的成熟經驗。外資行在國內的信用卡市場受限于網點布局、客戶資源等,難以提升客戶覆蓋面,盈利能力不足。
在國內金融數字化經濟轉型期,外資行也探索與互聯網經濟接軌。2017年7月,東亞銀行與攜程合作,東亞攜程白金信用卡正式上線,2018年5月推出了東亞去哪兒白金信用卡。攜程旅行APP、去哪兒APP上線了申卡渠道。2018年9月,京東金融與匯豐銀行聯合推出的匯豐京東鉑金會員聯名信用卡上線,是匯豐銀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首張聯名卡產品。
根據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官網披露的信息,該行2020年末總資產達到2936億元,同比增長25%。2020年度實現稅前利潤人民幣17.47億元,同比上升2%。截至目前,該行發行的信用卡為“渣打真逸”和“渣打臻程”兩款系列卡。根據銀保監會網站最新發布的《關于2021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2021年三季度,渣打中國信用卡業務投訴量為21件。
我國信用卡消費行業正逐漸回暖,根據央行發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情況》,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末,流通卡量7.98億張,較2020年末增長2.57%,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869.26億元,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04%,逾期情況較2020年末得到有效控制。
渣打銀行關閉信用卡申請渠道3
2022年2月14日,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渣打中國”)在官網發布了關于暫停信用卡申請的通知。
渣打中國表示,擬從2022年2月20日起暫停接受所有渠道信用卡申請。此前,該行已于2022年1月初關閉了信用卡網上申請渠道。這意味著,任何渠道都將無法申請渣打中國的信用卡。
經營不佳呼喚戰略調整
在公告中,渣打中國稱,暫停信用卡申請是由于該行信用卡業務戰略調整,還表示,該行現有信用卡客戶的日常用卡和到期續卡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不久前的2月9日,渣打中國還曾發布過另一則與信用卡業務有關的通知。通知中,渣打中國表示,為響應監管精神,該行擬于近期再次全面清理在該行超過12個月(含)未激活的信用卡賬戶。
渣打中國信用卡業務的戰略調整與渣打銀行近年來的整體情況有關。
天眼查顯示,渣打銀行成立于1853年,是一家總部在倫敦的英國銀行,1858年在上海設立首家分行。2007年4月,上海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為第一批本地法人銀行之一。目前,渣打中國的法定代表人為張曉蕾,實際控制人為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控股100%。
根據其公開的年報,在2020年年末,渣打中國在全國僅有28個分行,外資銀行網點布局的先天不足,也成為其業務拓展的障礙。根據渣打中國2020年年報,該行于報告期內實現稅前利潤17.47億元,同比上升2%;營業收入為65.29億元,同比下降6%,主要受到凈息差收窄的影響。從監管指標來看,2021年第三季度,渣打中國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均為14.7%,資本充足率達到17.6%,超過商業銀行平均水平,較年初也有所提高。
此外,新年以來,渣打中國已經對多項業務進行了調整。渣打銀行深圳湖貝支行、杭州武林支行分別從2月1日、2月28日起,不再提供現金業務。
信用卡業務整改進行時
除渣打銀行自身戰略調整外,渣打中國信用卡申請業務的暫停,還與國內信用卡監管加強有關。
近年來,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信用卡業務快速發展,在便利群眾支付和日常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近一時期部分銀行經營理念粗放,服務意識不強,風險管控不到位,存在侵害客戶合法權益等行為。
2021第二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同比增長25.5%,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 46273 件,同比增長37.2%,占投訴總量的54.8%。2021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同比增長2.6%,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44374件,同比減少8.3%,占投訴總量的50.8%。信用卡業務在蓬勃發展的同時,卻也成為了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
為提升信用卡業務惠民便民服務質效,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以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持科學理性消費,2021年12月16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其中強調銀行不得以發卡量、客戶數量等作為單一或主要考核指標,長期睡眠信用卡比率不得超過20%,整改后仍超出該比例的銀行不得新增發卡等。
通知對過渡期作出了規定,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在通知實施之日起1個月內,制定并向監管機構報送整改計劃,明確整改目標和時間進度安排。已開辦信用卡業務不符合該通知規定的,應當在24個月內完成整改。
受此影響,除渣打銀行外,還有不少銀行積極參與到這一輪信用卡業務整改行動中,對信用卡的客戶信息、個人持卡數量上限等作出規定。
郵儲銀行日前發布公告稱,擬自2022年2月16日起對信用卡的持有數量作出調整,同一客戶在該行持有的信用卡有效卡片數量上限為5張(含5張)。2021年來,中信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對客戶持有信用卡數量進行了規定。
對長時間未使用的信用卡,中信銀行和浦發銀行也采取措施保障安全。中信銀行公告對長時間未用卡消費或取現的信用卡持卡人開啟專屬保障,卡片暫不可用。浦發銀行則公告表示,對于連續24個月未發生交易的信用卡,及超過6個月未激活的信用卡,統一進行卡片注銷。
- 信用卡信息咨詢
- 掃碼添加微信
-
- 星辰說卡
- 掃碼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