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POS一機一碼勢在必行,信用卡玩家該怎么辦?
大家好,我是星辰,想掙一個億的家伙。
后臺有人咨詢什么是一機一碼,表示看不懂#259一機一戶,不可能的。
關于259號文的一機一碼政策,其實已經寫過好幾篇了。
259號文落地,支付行業到頭了
POS一機一戶,影響信用卡安全嗎?
各家公司執行時間和力度的不統一,確實造成了市場的短期混亂,若是像2016年6費改那樣整齊劃一,全國同一天執行落地,問題就少多了。
除了大哥拉XX打響第一槍,其他小弟們都是拖一拖,迂回玩點花樣。
對于還沒有動作的小弟們,各個城市的老板也“做通了”思想工作,再困難也要執行落地,就在這兩天,又是一批支付公司似乎通了氣般地同時響應,范圍也由原來的幾個城市試點變成全國執行。
其實再晚也只能拖到12月14日,只要不是頭鐵的支付公司,也不會硬拖到最后一分鐘才交作業。
上頭老板態度很明確了,這次勢在必行,必須按要求落地執行。
做最后一名肯定沒必要,被格外照顧的畫面是:執行遇到困難了嗎?要不來喝杯茶再聊?
你看我,我看你,走一步看一步,隨著時間節點12月14號即將到來,這個時間點趕緊交卷是明智的選擇。
今天就為信用卡純小白,再普及一下,掃盲(3000字長文)。
一、什么一機一碼?
簡單說:一臺機器固定一個商戶,對應一個商戶號和終端號。
二、為什么要一機一碼?
人行259號文的政策要求,防止支付公司套碼損害銀行銀聯利益,杜絕虛假的商戶包裝,明確交易流水去向,打擊洗錢等非法活動。
三、執行時間和范圍?
從2021年延期到了2023年開始執行,要求支付公司、銀行必須執行。最遲到2023年12月14日,全中國的POS機都不自動變商戶了,無一例外。
四、信用卡固定在一個或幾個商戶上刷,有什么影響?
對銀行來說,信用卡本質是一款借貸產品,把錢借出去,才能產生收益。
在眾多借款人(持卡人)中,再進行風控,優質客戶給提額,風險客戶降額封卡,一般客戶沒有影響。
刷卡的商戶是固定不變,還是筆筆變化,不是風險判定的標準。
因為在同一個中國,大家都是一套游戲裝備,刷卡工具功能一樣。
原來,所有人都是筆筆變商戶,你能變別人也能變。現在大家都固定一個商戶或者3-10個商戶輪流摩擦,都沒有選擇。
總之,持卡人都是一樣的操作模式和手法,并不能因為你刷的商戶變化更多而認定為優質客戶。
只是持卡人自己有上帝視角,覺得筆筆變化就是在真實消費,不會被銀行發現,不變就心虛擔心被發現那啥了。
實際上用腳趾頭都能想到:大多數用戶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消費能力,不可能月均收入幾千,卻月消費大幾萬甚至幾十萬,還每個月如此。
核心邏輯是銀行發放信用卡屬于商業行為,它借你用,產生交換價值,創造利潤。
后期通過內部的綜合評分風控標準來判斷你的還款能力,再決定是否把額度借給你持續使用。
持卡人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不會被認定為風險用戶:
①信用卡不要逾期。
②不亂點網貸鏈接,查授信額度也有影響,不借網貸小貸。
③負債不要超過信用總授信額度70%。可以做零賬單或低額賬單來降低(隱藏)信用卡負債,把賬單日當作還款日,在賬單日前一天就先還款。
④不要做最低還款,說明還款能力出了問題,對銀行來說風險很大。
其他注意事項:
星辰歸納總結了5點,任意文章打賞的讀者,可私信領取。
核心理念:養卡不如養征信。
現金流不緊張的持卡人:應該優先養征信,信用卡隨便玩。
現金流緊張的持卡人:更要養征信、降負債、去網貸,否則信用卡很容易被風控而降額封卡。
至于市面上常說的:刷卡不刷整數,不打小數點等等養卡技巧,其實都不重要,無用論。
總結:以上不管你能不能接受,都無法改變事實。
1、政策是全國性的,無一例外,所有品牌都會這樣。
2、固定商戶,所有持卡人都一樣,沒有選擇,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手動選確實比之前是麻煩了,但相比之下已經是緩兵之計下的最優方案,一臺頂幾臺,何必花更多費用辦理多個設備,還占包包內存呢。
而且,每個身份證在銀聯最多報備15個小微商戶,不管你辦理多少個品牌的機器,加起來最多15個商戶。
既然如此,如果說1個跟2個戶有區別,還掩耳盜鈴,遮羞了一下。
那2戶跟5戶、跟10戶、15戶還有區別嗎?沒有,多幾個切換絕對不會優人一等。
沒法變出很多商戶來摩擦卡片,在這樣的背景下,可以100%肯定:
信用卡風控,與商戶是否變化無關!信用卡風控,與商戶是否變化無關!信用卡風控,與商戶是否變化無關!
最需要關注的還是:資金安全、費率穩定不亂漲價。
五、銀行對一機一戶會做何反應?
一機一戶,其實最頭疼的是銀行風控部門。
畢竟作為發卡機構,銀行既是裁判:對信用卡使用做風險管理,又是運動員:癡迷于信用卡低風險高利潤的回報。
全國執行一機一戶,等于所有持卡人都是打明牌:不裝了,卡片月月摩擦,不是消費。
銀行該怎么辦?通通降額封卡?不可能的,完全下不了手。
一機一戶的目的:POS終端實名制,交易路徑清晰了,也非常容易判定哪些小微商戶是正常消費還是卡片摩擦,不像過去到底是摩擦還是消費模棱兩可。
每個商戶信息對應到固定的身份證,直接可以通過交易記錄追溯源頭,打擊違法活動的效率高了。
以前是支付公司包裝的,同一個商戶被包裝給多個用戶交易。
如果某個商戶的某筆交易出了問題,要查源頭找責任人,還必須通過支付公司配合,現在不用了。
畫個草圖,一目了然:
相信銀行也早做好準備了,259號文是2021年下發的,只是原來支付公司一直不執行。
針對卡片摩擦,銀行關鍵還是風控體系升級,關心持卡人摩擦是否多元化、賬單是否完美,難道能篩選好優質客戶和垃圾客戶。
摩擦了什么商戶,系統里確實有數據,或許只有打分期電話的推銷員才會關心。
風控始終看的是:信用記錄是否良好、負債率和還款能力。
那么星辰的判斷,是銀行對于大面積的持卡人固定商戶摩擦不會做出反應,這不是他們關心的。
只是當下是整個市場的混亂期,各個自媒體和不同平臺的支付代理商都試圖搶占思想高低,引導市場輿論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
六、線上無卡和二維碼工具,完美避開259號文?
市場上,會有人借助這次政策,鼓吹手機pos,無卡支付,二維碼仍然可以隨意變換商戶,不在259號文的執行范圍。
千萬不要被忽悠了。
線上更符合當下支付場景,模擬真實消費?
瞎扯。
還是那個邏輯:不管你線上線下摩擦,你那點收入,配每個月消費幾萬幾十萬嗎?
地主家的兒子有,但不可能批量都是王撕蔥。
線上用于消費無可厚非,如果是信用卡摩擦轉,千萬別碰,除非你真的不缺那點額度,資質一流棒。
多年以來,在摩擦卡片這件事上,線上產品無論多么牛逼、多么方便,口號喊得多響亮,始終取代不了線下終端,是有原因的:
1、微信支付寶的風控對卡片摩擦零容忍,T多了還會影響微信支付寶的正常消費,拉進黑屋,信用卡支付那個選項永遠是灰色不可選。
2、線上交易,銀行從中分到的費用極低,入不敷出,打著為用戶卡片安全的名義對二維碼或無卡摩擦的風控也是很嚴,容易導致降額封卡。
3、通過線上摩擦卡片確實更方便,但洗Q等違法活動一樣,線上的風險比線下大多了,特別容易出問題然后關閉通道,甚至相關領導還有帶銀鐲子的風險,這也是多年來沒有平臺長期支持線上摩擦的重要原因。
最后,不講道理看事實:做線下POS的代理商,永遠比線上無卡支付多。
難道這些所謂的傳統代理商不知道:線上無卡和二維碼無需硬件,經營成本更低,便捷的摩擦功能更容易推廣獲客(大多數客戶根本不懂)。
有更好產品不做,有錢不賺?他們是糊涂還是傻?
終歸到底,不穩定的產品和平臺,不是代理和客戶想要的。
對于POS工具而言,就是把自己的授信弄出來,沒有那么多使命和責任,只需安全到賬、不亂收費就行了。
過去“完美”賬單,72變,變變變,將成回憶。
今天卸妝恢復原有模樣,固定不變了,不是你我喜不喜歡就能改變的。
作為成年人,無需多言,接受現實,慢慢就習慣了。
如果只有一個商戶的玩家可以增加1臺機器,兩個商戶稍微輪換一下,不做沖在最前面的裸奔先鋒。
星辰也不能隔空確定你們每個人的負債率和征信怎樣,只是純粹從理論上兩個比一個安全能讓你更有安全感而已。
既然有的人始終不愿意面對事實,需要這種感覺,那就給你一個滿足感覺的建議而已,然而并沒什么用。
但是,超過2臺機器也完全沒有必要,增加成本,而且還是存在部分品牌機器耍點小聰明,可以實現幾個商戶手動切換的。
信用卡摩擦本來就有固定成本,一次性的硬件成本能省一點是點,更何況外面到處都是坑,稍不留神就被漲價2%、3%了。
最后就是多想想提高收入水平賺銀子的事,這才是解決問題和安全感的關鍵。
當摩擦的需求逐漸減少甚至消失,那時候你還會擔心授信是否持續、額度是漲是跌嗎?
- 信用卡信息咨詢
- 掃碼添加微信
-
- 星辰說卡
- 掃碼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