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后找中介辦“停息掛賬”管用嗎?惡意投訴反被抓

2023年11月2日10:21:42逾期后找中介辦“停息掛賬”管用嗎?惡意投訴反被抓已關閉評論
POS機辦理

逾期后找中介辦“停息掛賬”管用嗎?惡意投訴反被抓

日前平安銀行發布一條訊息,自己銀行的客戶信用卡逾期后,找黑中介惡意投訴銀行。已被銀行報警,并且抓捕歸案。

具體內容如下:

不帶這么玩兒的,還來惡意投訴,安安就要報警了。

客戶鄒先生投訴稱,因疫情影響公司停發工資,造成他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出現4次信用卡逾期,要求我們幫他維護人行征信。

核查發現,客戶投訴前,修改過銀行預留電話。比對了新舊手機號的投訴錄音,發現聲音不一致,疑似他人代投訴。我們聯系了客戶,告知委托黑中介容易引發信息泄露和財產安全損失,建議他主動配合銀行提供黑中介信息。客戶仍堅持表示無法提供。

小伙伴主動聯系當地監管局溝通匯報情況。根據多方溝通和評估,我們請客戶提供申請材料,待核實材料真實性后再向人行申請。

下午,小伙伴到客戶提供證明的公司核實材料真實性,結果發現材料均為偽造,該公司表示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小伙伴趕緊報警,在警方要求下,客戶將“委托人”約到我行,警方將兩人帶走。安安目前得知的是,客戶的4000元中介費已被追回。由于“委托人”涉及偽造公章、收取費用等,警方已受理。

安安再次強調,不要相信那些給錢就可以幫忙維護征信的黑產中介。同時,也請那些黑中介們收手!安安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逾期后找中介辦“停息掛賬”管用嗎?惡意投訴反被抓

據了解疫情發生后,部分持卡人收入受到影響,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降低。今年2月,央行等五部委聯合發文,要求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金融機構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合理延后還款期限,征信上予以寬限。

但由于各家商業銀行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這一群體的判定規則、所需材料要求有所不同,部分客戶借機惡意拖欠信用卡,以期獲得延期還款、減免利息、停息掛賬等優待,同時還催生了各類灰色中介。

部分灰色中介以“個人債務重組”為幌子,將投訴作為協商的核心手段,在獲取客戶信息后,批量代寫投訴信并郵寄至監管部門投訴,憑借虛假材料等為客戶索取減免幅度更大、分期時間更長的還款方案。

據各家銀行反饋,“反催收聯盟”已經形成一條規?;I化、組織化的產業鏈。在百度搜索“反催收聯盟”,結果多達數十萬余條。鋪天蓋地的反催收廣告、迅速集結的反催收組織不僅阻礙銀行正常開展催收工作,而且嚴重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和社會信用體系。

中介們所謂的“技術”手段

(1)偽造材料,假裝弱勢群體申請減免費息

銀行針對困難人群通常會推出延期還款、減免費息之類的政策,“反催收聯盟”利用銀行政策,與債務人串通,偽造村(居)民委員會開具的經濟困難證明材料或醫院開具的身患重病的證明材料,以此在與銀行的協商中獲得更多的籌碼。

近年來,各家銀行均出現不同債務人證明材料內容雷同,甚至連錯別字都是一樣的情況。經實地調查發現,有的債務人提供的所謂經濟困難、身患重病的證明以及證明材料上加蓋的公章都是偽造的。

(2)惡意投訴向銀行施加壓力

隨著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監管機構開通“投訴”渠道,在銀行與持卡人之間搭建平等溝通的平臺。這一原本促進持卡人和銀行溝通的便捷途徑,卻被“反催收聯盟”利用。

“反催收聯盟”指導債務人致電銀保監會投訴維權熱線或各地區的銀保監局投訴專線進行惡意投訴,甚至歪曲事實誣告銀行、要挾銀行,以達到免除利息或延期還款的目的。

(3)誘導催收員違規,敲詐銀行

“反催收聯盟”傳授債務人故意拖延還貸的方法,有套路地激化債務人與銀行之間的矛盾,指導債務人使用與銀行對立的話術,刺激催收人員,誘導催收人員違規,并在錄音后向各地銀保監局等監管機構投訴,借機向銀行索要賠償,敲詐勒索銀行。

存在的隱患風險

“反催收聯盟”在賺取協商費、服務費后,迅速撕破“幫扶者”的假象,不擇手段榨取債務人的價值,以獲取最大化的經濟利益。

(1)販賣債務人數據,獲取不當得利

“反催收聯盟”作為債務人的代理中介,不可避免地掌握大量債務人的信息,于是將債務人信息販賣給其他“有需要”的機構,從中獲取一筆不菲的收益。

很多債務人在加入“反催收聯盟”后,反而更頻繁地接到貸款電話。債務人的信息一旦被泄露,輕則會受到金融貸款機構的騷擾,重則可能成為犯罪分子“狩獵”的對象,犯罪分子會伺機對其進行詐騙或資金竊取。

(2)對債務人進行敲詐勒索

“反催收聯盟”以維權為表象,以纏訴鬧訪為手段,傳授惡意逃債技巧,是一條惡意套利的灰色產業鏈。從事反催收業務的人員普遍素質不高、法律意識淡薄,代理完成后,“反催收聯盟”可能利用債務人曾向銀行提供虛假材料、偽造公章的把柄,一步步誆騙甚至脅迫債務人簽訂借款合同,使其落入“套路貸”的陷阱。債務人本想利用套路惡意逃廢債,反被“反催收聯盟”套路,陷入更深的深淵。

監管部門的態度

監管部門對惡意欠款行為一直保持高壓態勢。政策層面上,“打擊惡意逃廢債”已被寫入了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各地監管機構也發布相應的風險提示。

廣東銀保監局發文提示稱,“代理處置信用卡債務”行為,不僅擾亂消費者還款計劃,而且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表現形式包括收取高額傭金、增加了還款費用、個人征信系統留有不良記錄。

北京銀保監局也曾發布消費提示稱:目前隨著信用卡業務的普及推廣,以“代理處置信用卡債務”為主要形式的“代理維權”團伙,打著為消費者維權的旗號,收取高額手續費,煽動消費者反復向監管部門“維權”從中牟利,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

消費者遇到金融消費糾紛時,應及時向相應的金融機構提出合理訴求,或通過其他合法途徑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通過正規渠道與銀行聯系溝通。若不慎已上當、已繳納所謂的手續費給“黑產中介”,建議向公安機關報案追回手續費并嚴懲非法中介。

  • 信用卡信息咨詢
  • 掃碼添加微信
  • weinxin
  • 星辰說卡
  • 掃碼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產品
  • weinxin
嘉聯立刷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