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辦卡的理由,無非就是想有一筆備用資金,或者參加各種優惠活動等等的。我想前者占據絕大多數。
銀行發行信用卡,持卡人為了應急資金辦理信用卡,但是銀行又不允許持卡人套現,這是個很矛盾的事情。
以5萬的信用卡額度為例,假設持卡人急需4萬的應急資金。
按照銀行的正常規定走:5萬的授信額度,只能取現50%,也就是2.5萬,那么剩余的1.5萬呢?這時候還算得上應急資金嗎?根本不夠啊。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不是每張卡,每個時間段都可以取現的。
然后就是費率:2.5萬取現1%的手續費,手續費高達250了吧,加上每日萬5的利息,取現應急30天利息達到125了吧,綜合費用達到375。
套現呢?5萬授信額度的卡,按照市場標準費率0.6,僅僅只需要300元。而2.5萬只需要150元,而且還有最長達到50天的免息期。同樣的2.5萬,銀行卻少賺了265元,加入同時1萬人這樣操作,銀行瞬間少賺165萬。這還是標準費率,如果按照0.38來算呢,銀行少賺了多少?
所以持卡人為什么要套現,原因已經很明朗了。那為什么銀行又不讓持卡人套現呢,除了這個例子提供的數據,另外一點就是為了保障自身的資金安全了。
信用卡套現是違法的,但是很多持卡人還是在套現的邊緣瘋狂試探。特別是隨著支付工具的普偏化,套現已然成為常態。
其實關于套現,持卡人心里跟明鏡似的,而我們又發現一種現象,很多人在套現,但是因為套現導致的降額,封卡的現象有,但是相對于龐大的信用卡基數,這個比例顯得不是那么夸張。
銀行識別持卡人套現無非就是一套系統+人工輔助審核。系統畢竟是系統,只是一套限制規則,當然很多人的卡在這一步就被識別出來了,只能說你不了解規則。就算人工審核,在現在模擬真實消費的強大支付工具,龐大的信用卡基數下,要判定持卡人是不是在套現也是極其艱難的。
銀行的工作人員也是人,是人都有需求,工作人員就能保證不套現了?
再說一個很現實的東西,前些年信用卡,貸款,網貸的爆發式發展,說一句全民負債一點都不為過,特別是90后,這是事實。持卡主力軍還是80 90后,國家未來發展的中流砥柱。要是僅僅因為套現就降額封卡,無疑給銀行的資金安全帶來強大的壓力。試想一下,大面積降額封卡,而又無法全額還款,會出現什么狀況。
很多時候,發卡行在面對持卡人套現其實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持卡人不逾期,你好我好大家好。
對于那些因為套現導致降額甚至是被封卡的持卡人,我只能說你踩踏了銀行的底限,踐踏了銀行的尊嚴,銀行不搞你搞誰。槍打出頭鳥,殺雞敬候,你就是那只鳥、那只雞。盡量別瘋狂的去試探底限,后果你會很苦惱。
假如把銀行看做一個人,這個人對信用卡套現所抱著的態度就是:你可以搞一搞,但是別太過分啊。
我一直在強調刷卡消費邏輯,只要符合邏輯,要想判定為套現那就太難太難了。
消費邏輯:
地域性:如果現在你用信用卡消費了一筆。過了10分鐘又消費了一筆,而筆消費的地理位置相差50公里,你覺得符合邏輯嗎?
習慣性:你每次消費都是小筆消費,突然連續大進大出,你覺得符合邏輯嗎?反過來,你都是大進大出,突然小額多筆消費,那是不是銀行的稍微關注你一下?
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想避開套現嫌疑,首先你要了解規則。話又說回來,個人覺得信用卡并非什么好東西,能不用,盡量別用。
- 信用卡信息咨詢
- 掃碼添加微信
-
- 星辰說卡
- 掃碼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