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7月16日以前,銀行對于已申領但未開卡的信用卡都會收取年費。這一規定,讓許多不知情的持卡人十分冤枉地背上了一回“不信用”的記錄。后來,社會上對銀行的這一做法進行強烈的質疑,迫于社會壓力,銀監會出面規范了“信用卡未開卡也收年費”的行業做法。
2009年7月16日,銀監會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信用卡業務的通知》,明確規定:持卡人激活信用卡之前,銀行不得扣收任何費用。此后,銀行基本上遵守了這一規定,對未開卡的普通信用卡不再扣收年費。但持卡人千萬要注意的是,銀行只是對普通信用卡不激活就不收費,對于一些特殊的卡種(例如白金卡、汽車卡等),沒有開卡使用照樣產生年費,而且年費產生于信用卡寄達持卡人的第一個賬單周期。
盡管如此,許許多多的持卡人還是“栽”在年費上,在年費上“不留青白在人間”。原因是這些持卡人辦有多張信用卡,開始還能關照到每張信用卡,一年都會刷上三五次,以免除年費。但時間一長,在長期的用卡中,逐漸對某一兩張信用卡產生了偏好,經常固定使用一兩張信用卡,如此導致其他信用卡進人“睡眠”,被遺忘在“記憶深處”,沒有刷足次數而欠年費,而年費又沒有及時歸還,造成不良記錄。
因此,很有必要對長期不使用的卡片進行銷戶。因為不用的卡片也會定期產生年費,并計入持卡人的應還款項。持卡人如果未按時償還這些年費,會被銀行記為“不良信用”。
如果一些擁有多張信用卡的持卡人,舍不得銷掉多余的信用卡,那么就要科學地管理這些卡片。鑒于每個銀行的信用卡還款日各不相同,持卡人可以制作一張表格,記錄每張信用卡的信息,包括信用卡的還款日、年費周期、已刷卡次數、信用額度等,使信用卡的相關必要的信息一目了然,便于管理,更重要的是不會延誤歸還各類欠款。
為了讓大家能更深刻地理解和記憶欠還信用卡年費所造成的不可思議的“失信”結果,特摘錄2009年3月份的一則新聞:
兩年間10次申請各家銀行信用卡均被駁回,“信用危機”莫名其妙降臨到自己頭上……時至今日王小姐才明白,原來所有的問題都出在她4年前申辦的某家銀行信用卡上。未簽收、未激活、未消費,王小姐“欠”了銀行近2600元,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兩年來,王小姐一直很不解為何她數次申請信用卡都未果。直到今年2月12日她接到銀行工作人員電話后才恍然大悟:“因為我辦理的某銀行信用卡有一筆很長時間的欠款一直沒還,導致我的信用有問題。”王小姐說,“2005年我填了張單給銀行工作人員,后來就沒消息了。”王小姐說,沒想到現在這張卡給她帶來這么大困擾。
王小姐趕緊向該銀行查詢,證實她確實在2005年申請了這張卡。“但我沒收到過卡,怎么欠了銀行2590元?”王小姐說,此卡她從未激活、刷卡消費過。該銀行工作人員告訴王小姐,她欠的是“年費”。
一張額度為2000元的普通信用卡,怎么會有如此高額的年費呢?”王小姐十分困惑。
記者與王小姐一起撥通該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客服熱線,客服人員再次確認,王小姐申請的信用卡仍在發卡行而“沒有送達”,申請人未簽收、未激活、未消費。但昨日王小姐向客服請求當時的申請表復印件和對賬單傳真,均遭婉拒。客服表示會“特別處理”,盡快回復。
2月12日,王小姐來到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打印了一份“個人信用報告”,報告顯示王小姐的信用卡在2005年9月26日產生2筆費用,每筆為1146元。“報告顯示我超過180天未還款,信用情況很差!”
王小姐說,4年前她申請信用卡留的聯系人地址、電話從來沒有變過,就連所在公司地址也是去年才更改的。王小姐表示,期間她從未接到該銀行的電話或信件,告知相關情況。
王小姐說,盡管如此,她抱著息事寧人的心態到柜臺繳清了所謂的“年費”。她希望交完錢后就可以把原先的不良記錄取消,“但銀行工作人員卻說只能結清,不能取消記錄”,王小姐徹底失望了。王小姐的正常生活被嚴重干擾:“幾年內都不能與銀行發生任何信貸關系啊,甚至連不久后的出國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 信用卡信息咨詢
- 掃碼添加微信
-
- 星辰說卡
- 掃碼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產品
-